其一,综合能力仍有提高空间。高端笔记本产品通常要有较高的综合性能,但无论是由于自身的制程架构、品牌独有技术等方面,AMD本次的产品在综合性能配置上,仍有提升空间。据了解,AMD版本的SurfaceLaptop3,仅支持Wi-Fi5和2400MHz内存,相较于采用了十代酷睿版本的Wi-Fi6和3733MHz难免逊色一些。AMD虽然在核心配置方面与英特尔处理器差距不大,但产品的综合性能是多角度的,AMD自身对于高频内存的支持待提高,Wi-Fi6这样的新技术反应也可能影响到产品的综合体验,在这些方面,AMD还应该进一步加强。
其二,更广泛的尺寸段覆盖仍待布局。除了性能,AMD也需要布局更多尺寸段,特别是更轻薄、便携的产品,比如13.5英寸甚至更小的笔记本、二合一平板等。据了解,此系列产品中,可搭载AMD处理器的仅有15英寸版本可选,而13.5英寸产品仍然是酷睿的天下。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微软与AMD的合作在很多方面还有进一步深入的余地;二是,根据笔者使用搭载AMD处理器产品的一些感受,以及AMD在此前移动处理器上相对英特尔同级别产品功耗控制上的些微差异来看,微软没有把AMD布局到13.5英寸产品,也可能因为AMD处理器在功耗控制方面仍需优化。
其三,高端形象仍需持续构建。AMD除了在产品层面还应进一步布局外,在品牌方面也需要持续提升高端形象。AMD本次与微软Surface展开了深度合作,对于AMD来说,有着将产品的形象进一步向高端提升的意味。不过,此次合作最终落实到产品上,能否拉动AMD品牌在笔记本领域的高端形象还有待观察。另外,尽管Surface产品定位较高端,但微软Surface在销量上不算强势,更加强势的联想、惠普、戴尔等品牌在销量方面表现更好,如果AMD可以将自家产品布局到这些品牌的高端系列中,效果可能更好。综上,微软Surface家族首次搭载AMD处理器产品,对于AMD来说,是一个提升自身产品曝光率、提高形象的好机会,同时,也存在着挑战,比如自身的能力仍可提高,产品需要考虑如何持续布局更便携产品的市场,如何依托Surface以及更多品牌的产品拉动高端形象。不过,受益或许大于挑战,微软的深度定制能看出其对AMD的重视。随着AMD的动作不断,英特尔应该也会有所动作,如此,PC市场会更有发展动力。(钉科技原创,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钉科技网”)



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1684号